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六章 病之形能 >> 素问·痹论 >> “湿热致痿”案

素问·痹论

“湿热致痿”案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2-01 13:40:34
核心提示:.

  张,湿中伏热,沉着下焦。用苦胜湿,辛通气分。然必循经人络,渐次达及阳明。(湿火)绵茵陈三钱,生茅术(苍术)五分,黄柏一钱半,晚蚕砂一钱,寒水石三钱,茯苓皮三钱,又色苍脉实,体质坚壮,虽年逾四旬,气元充旺。询知平日喜啖酒醴甘肥,此酿成湿火,蕴结下焦,今少腹微肿硬,二便带涩,自觉少腹气胀下冲,两足沉重,艰于步履,腿股皮中甚热。即《内经》所云:湿热不攘,大筋耎短,小筋弛长,耎短为拘,弛长为痿也。更述曾因熬炼膏药,中有䗪虫蜈蚣等物,吸受秽浊毒瓦斯,未始非与湿热纠蓄,沉伏下焦,前议苦辛寒燥,兹再佐以搜逐络隧,然此病从口而人,必茹素戒饮,一二年之久,病根可拔,当恪守勿懈为要。绵茵陈三钱,黄柏一钱,川萆一钱,茯苓皮三钱,金铃子一钱半,穿山甲三钱,大槟榔汁一钱。又:绵茵陈、萆痹、茯苓皮、黄柏、蚕砂、汉防已、龙胆草、山栀、青黛。又:病去七八。常服二妙丸可也,黄柏八两(略炒),茅山术(米泔浸切片同乌芝麻拌饭上蒸三五次去芝麻焙干,三两),二味研末,水法丸。空心服三钱,开水下。(《临证指南医案·痿》)

      此案的重点自然是湿热致痿,而治疗的方法也单纯、精专,并未用补法,当也应与患者体质和病程有关,临床可参考。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